中等職業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階段進行的職業教育,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職業培訓,它是專門培養社會各行業所需技能性人才的教育領域,其特點是在完成初高中基礎教育內容的同時,培養出各行業所需的技術能手,也同時進一步為各高等院校輸送高素質的專門人才打下基礎。因此,中等職業教育的功能是既承擔著國家九年義務教育的職責,又肩負著培養各行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之重任。
目前,我國中等職業學校主要有三類,分別是中等專業學校、技工學校和職業高級中學。近年來,國內出現多種形式的短期職業技術培訓機構,它們也加入中等職業教育體系中來,為社會輸出初、中級技術人員及技術工人。
《2013-2017年中國中等職業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》[2]顯示,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呈現出了活力。1980年,國家開始對全國中等教育的結構進行改革,重點是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。1996年,我國第一部職業教育法正式頒布和實施,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。經過幾十年發展,2011年中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超過820萬人,與普通高中招生大體相當。
近年來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浙江、江蘇、山東等6省市依靠區位優勢和經濟、人文等良好的外部環境,以及多年來發展職業教育所奠定的堅實基礎,加上較為有效的政策措施,使得中等職業教育的結構協調水平、發展規模水平和擁有資源水平等方面均處于全國領先位置。
(責任編輯:admin)